摘要:从“影后预备役”到“没演技”,张子枫还行不行?(梅婷电视剧)。梅婷,小裴之,张子枫,回来的女儿,陈佑希,周冬雨。“不论电影还是剧,张子枫的表情来来回回都差不多。”“中年组演员让人惊喜,张子枫有点接不住……
“不论电影还是剧,张子枫的表情来来回回都差不多。”
“中年组演员让人惊喜,张子枫有点接不住戏。”
“张子枫表演也不能说差,就正常发挥吧,舒适区痕迹明显。”
……
悬疑剧《回来的女儿》热播》。
《天才基本法》里》的张子枫还被认为是“影后预备役”“继周冬雨之后站在演技金字塔尖的00后小花”。
只能说,舆论转得太快就像龙卷风。今年这位潜力小花的口碑一百八十度大转弯,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?
《回来的女儿》是以“顶替失踪的女儿”为戏剧核心来建构故事的》刘琳饰演的周春红,《开端》里的锅姨刘丹》里致力于给安杰添堵的德华,是《知否》里搞笑颟顸的大娘子》前期的推理线中,大隐隐于公交车,后期以真面目示人所爆发出的压迫感,顷刻之间把观众炸得“魂飞魄散”。选角团队的巧妙考量,功不可没。
然而,张子枫最吓人的时候已经过去了,就是在《唐人街探案》里结尾的惊悚一笑。当时她在大众心中的形象是“人畜无害乖乖女”“国民女儿”》,张子枫独挑大梁,与朱媛媛、肖央有好几场火药味十足的对手戏,不论是坚韧的质问、对抗,还是稳准狠的哭戏,都充满了银幕渲染力。
可以说,去年张子枫在大银幕里真正迎来了成人礼。这是她第一次成功脱离了“别人的女儿”“别人的妹妹”的未成年形象,向大人角色迈进。
而今年,她又在小荧屏里演回了“女儿”。连演两次,只能说,演员的角色成长是曲折上升而非一蹴而就。
相对应的,观众的认可和喜爱也是流动态。观众喜欢看到一个不断进化的张子枫,不论是角色图鉴还是演技。如果说挑剧本、挑角色受限于客观市场环境,那么表演则是一个可以发挥个人能动性的主观领域。
客观来讲,张子枫在《回来的女儿》里表演不算差》作为一部双时空设定的成长励志剧,有小孩和大人世界的对比;那么家庭悬疑剧《回来的女儿》则有中年组——梅婷、王砚辉作为对比。
梅婷的表演有着强烈的试探意味和阴沉的压迫感》拍摄时,“三个坏小孩”是戏剧重心,秦昊、张颂文等成人演员在表演时都有给自己“加戏”,比如秦昊对假发的设计,张颂文玩扑克牌、吃糖水,这些生活实感的注入,给角色添砖加瓦的同时也让这部剧更加好看了。
而显然,年纪还小的张子枫对“女儿”一角的表演没有注入太多新东西,观众说她停留在舒适区,倒也没错。而“张子枫在演张子枫”论调的出现,很多时候不是在说张子枫真的演技差,而是在表达观众的审美疲劳。
以往这种论调经常出现在“XX专业户”演员身上,比如帝王、黑社会大佬、小妞,也会出现在成名已久的内娱一线演员身上,如陈道明、孙红雷、白百何、周冬雨等人都遭遇过来自观众的演技质疑,这背后牵涉的是千人一面还是千人千面的演技探讨,也事关演员需要保持神秘感的职业信仰。
张子枫今年不过21岁,已经有了自己的荧屏人格,这当然算是一种变相认可。
与此同时,张子枫是观众看着长大的养成系演员,对“张子枫老演自己”的不满里自然也包含着观众的期许和鞭策,期待着她能够在角色图谱和表演风格上开疆拓土,让观众猜不到、摸不透、看不腻,而不是在同一类角色和同一种表演风格里循环。
【文/飞鱼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