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:不如让我的编辑去给《我们民谣2022》审审片?(我们民谣2022综艺)。我们民谣2022,民谣,老狼,叶蓓,张玮玮,周云蓬,万晓利。图片来源@视觉中国文|文娱Talk,作者|萌蛋,编辑|马迪“当秋风停……
图片来源@视觉中国
文|文娱Talk,作者|萌蛋,编辑|马迪
“当秋风停在了你的发梢,在红红夕阳肩上,你注视着树叶清晰的脉搏,她翩翩的应声而落,你沉默倾听着那一声驼铃,像一封古早的信……”
昔日的民谣一姐叶蓓以一首《白衣飘飘的年代》》(下文同:《民谣》)的大幕。
有了《中国有嘻哈》《乐队的夏天》两档垂类音综爆款的爱奇艺》的“玄学”格式;嘉宾阵容上,邀请了包含叶蓓、老狼、小河、周云蓬、张玮玮、万晓利、水木年华在内的29组音乐人,毫不夸张地说,中国民谣届的“半壁江山”都在节目里了。
颇有一种破釜沉舟、孤注一掷的即视感,仿佛在点醒观众:气氛已经烘托到这里了,再不火就不礼貌了吧。
然而,根据灯塔专业版数据,首播当日,节目的全网播放市占率排名第7,随后周末两天一直位列第4,甚至都挤不进前3。
首播成绩水花不大,口碑也褒贬不一,但让大家最受到冲击的莫过于叶蓓、万晓利、张玮玮,在最终的见面会喜爱度投票中竟然输给了房东的猫?
听民谣的人和不听民谣的人看了都沉默了,这样下去,怎么火?
人很牛,歌也是
早在《民谣》录制之初》《睡在我上铺的兄弟》《白衣飘飘的年代》是传唱至今的金曲;2000年》几乎横扫所有颁奖礼;2007年,以周云蓬、万晓利、张玮玮为代表的城市民谣兴起。
2013年,随着流媒体音乐平台的崛起,《董小姐》《南山南》等歌曲带领新民谣走到了台前;2014年》能力歌摘下原创榜冠军,2015年凭借《易燃易爆炸》出圈》的好妹妹。
时间来到2017年,赵雷在音综《歌手》唱响《成都》成为各大榜单热门;2021年》刷榜各大平台,让民谣再度破圈,新民谣成为传播力最广的音乐流派之一。
在总时长接近3小时的第一期节目里,民谣乐迷们是幸福的,毕竟叶蓓、水木年华、马条、万晓利、钟立风、周云蓬、老狼等等,从九十年代至今,几乎每一个时间段的顶级民谣唱将都汇聚在此,为大家献上记忆里熟悉的歌声。
一首《白衣飘飘的年代》》,就如同歌名一般,正是我们当下时代所需要的一种精神力量。(小声说:这首是kk首期节目中的最佳)
每年三月,kk的朋友圈必然出现张玮玮的《米店》》以及他所带来的“寻谣计划”。从2018年开始,为了让更多的童谣能够流传下去,小河遍访中国各地去寻找当地的童谣并记录下来,至今为止,所寻到的童谣,够在《民谣》舞台上唱两年。
就像小河所说的》立项之初,我们同样怀着民谣音乐和民谣歌手能被看见、被继续的殷切希望,等待着节目的播出,我们也有理由相信节目主创团队的初衷如此。
出发点是好的,但没准备好的话,这边的建议是先不要出发。
第一期节目,从总制片人姜滨的亮相开始的,节目从这里就已经开始迷惑了。
以他为中心,从建微信群的一些琐碎小事开始,夹杂着一些云里雾里的赛制介绍、伪装身份进微信群的无聊游戏、每组嘉宾寥寥数语的个人介绍……观众除了知道这是个唱民谣的节目以及收获一箩筐“鸡汤”外,前半多小时,几乎收获不到任何有效信息。
半小时,足够做一个中国民谣简史微短片好好介绍一下民谣了。
难道在制作者的认知里,大众都是非常了解民谣的?
不论是《中国有嘻哈》还是《乐队的夏天》》的做法却恰恰相反。 这些经历过岁月洗礼、沉淀,有着丰富故事和思考的音乐人和他们背后的故事,就像在草稿上画图,被节目匆匆一笔带过,又或者说是节目内容抓错了重点。
唱歌的片段被快剪,只唱几句就轮到了下一位,还要抽空拍第二现场的互动,试图营造一些在其他节目尝到甜头的人与人之间的故事感。
但这又不是选秀,剪故事线来做什么?总不会是用来炒CP吧。
一期节目看下来,总是在催眠和催泪之间反复横跳。
“民谣音乐圈朋友”——老狼、张亚东、李宇春就像是买了前排VIP的观众。全场都是熟人的老狼负责打招呼、张亚东负责说我很感动、李宇春则负责冲热搜,除此之外,没有其他实质性的作用。
同样令人疑惑的还有节目赛制。节目通过举办见面会、插电与不插电现场、翻唱环节等5场民谣音乐会,由100位现场观众进行投票,选出观众最喜爱的年度TOP5音乐人。
首先,民谣本身就是缺少竞技感的一种音乐类型,并不适用于比赛。与其强行竞技,不如借鉴《时光音乐会》的做法》攒素材来了?关于姜滨在接受媒体《新声Pro》采访时的回应如下:
不用多解释了吧》的剪辑制作。大家都在疑惑为什么会剪得七零八落像在凑时长(温馨提示:节目第一期上下集累计时长168分钟),就好像写不出稿件时的我自己,不停地写一些乱七八糟的话术来凑字数,但好在到了编辑那里,来了一些删删删减减减。
因此,也有不少豆瓣观众提出希望由米未来进行节目制作。但拉到节目片尾,《民谣》的后期制作确实是由米未旗下后期厂牌BEEKEEPER养丰人负责。
所以》,然而答卷却不尽人意。
要么是内核变了,靠内容起占据综艺一席之地后,忽略了内容才是立身之本;要么就是能力问题了。
Anyway,阵容再好,情怀再好卖,没有足够了解民谣的制作者,没有用心打磨赛制和内容的团队,仅仅只想收割一波情怀和流量就跑的节目,观众只看一眼就会淘汰。请相信,在影视行业,内容永远为王。